查看原文
其他

追寻红色足迹,探访中建一局承建的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

小萱 中建一局 2022-09-26

1月25日

人民日报第4版、第5版

人民视频 同步推出

探访中建一局承建的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

庆祝建党100周年

文章被推荐至
学习强国首页、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
阅读量破千万



▲人民日报第四版

▲人民日报第五版-整版报道

▲文章被推荐至学习强国首页、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阅读量破千万



这是一张震撼人心的路线图——1928年,怀揣中国革命火种的140多名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境,一路艰辛奔向万里之外的莫斯科。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共六大是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中共六大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时如此评价。


承担中共六大会址修复任务的中建一局项目团队探索出在俄罗斯漫长冬季施工的特殊方式,节省了5个月工期。2016年6月20日,修复工程通过中俄联合验收小组验收。



自2016年7月4日开馆以来
展览馆已接待
各类代表团1100多个 观众约2.4万人
作为中国在海外唯一一个
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
成为了中国民众追寻中共党史
了解中国革命历程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的海外教育基地
TA建证了哪些故事
如何做到不只是重建
而要“修旧如旧
和小萱一起来探秘



一场

在中国革命最艰难关头召开的会议




1928年6月,莫斯科草绿花红,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不过,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旅人却无心欣赏眼前这般美景。“列车到莫斯科时,代表们的包间都放下窗帘。他们得在车上待着,等所有的旅客走光之后,然后汽车直开进站台,把代表们直接从火车上拉到大会会址。”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六大代表回忆录》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1913年的俄贵族庄园主楼

如此谨慎绝非多虑。“由于受到反动势力的一再打击,许多地方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描述道。

白色恐怖严重摧残,加之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影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集中全党智慧认清革命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然而,想找一处安全的开会地点并不容易。上海、广州、澳门、香港多个地点都曾被讨论过。此时,考虑到1928年春夏共产国际将在莫斯科举行几场国际会议,中国共产党将派代表出席,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希望中共六大也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同意了这一方案,并把会址定在了莫斯科郊外。

从4月下旬开始,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们分批前往莫斯科。一路上警察盘问、密探跟踪,危险无处不在。为了保密,从到达会场的那一刻起,每个代表都获得了一个编号,隐匿真实姓名,以编号相称。这也是中共党史上唯一一次。

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开幕。24天会期里,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瞿秋白作了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了农民问题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多份重要文件。

▲修复后的中共“六大”会址



一项

各方广泛关注的修复工程




莫斯科近郊的五一村公园街18号,一幢黄白相间、颜色素雅的三层欧式小楼在白雪的映衬下愈加美丽——这里就是中共六大会址。


▲2016年修葺一新的中共“六大”会址


这幢建筑建于18世纪,因白墙在阳光下显得闪耀夺目,有“银色别墅”的美称。“别墅外面,泉流潆回,牛羊饮水过去,草带泥痕,四望林木参天”,一位中共六大代表记录了1928年时的景致。


▲1928年,中共“六大会址

然而,二战结束后,“银色别墅”年久失修,加之两场大火,几乎损毁殆尽。莫斯科建筑师奥梅利琴科说:“我曾经在附近生活过,清楚地记得这幢楼房的状况是多么让人心痛!”

▲修复前的中共“六大”会址

“心痛”的不只是俄罗斯人民,深知其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更知道其保护的紧迫性。

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向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会址设立纪念馆。这一提议得到了普京的热情支持。

2013年3月22日,在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的见证下,中俄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对会址进行修复。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在建馆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共六大会址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旧址,也是中俄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重要象征。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十分珍视中共六大这段历史,也十分珍惜中俄两国人民相互支持的历史。我们建立中共六大纪念馆,是要铭记历史,是要继承和发扬中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世代友好。”

会址修复后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分部,举办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免费对观众开放。



一次

“修旧如旧”的匠心建造




“从废墟到展览馆,我经历了全过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馆长龚佳佳介绍,修复工程涉及俄罗斯国有资产局、能源局等诸多单位和市、区、乡几级政府。

▲修复中的中共“六大”会址

修复工程不只是重建,而要“修旧如旧”。莫斯科文物局副局长米哈伊尔·米尔佐扬表示,修复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激光扫描技术记录了建筑原有的历史元素,同时结合档案资料,形成了科学的修复方案,将文物细节最大限度重现。



融合传统与科技

精准复原中共六大会址




中国建筑把“工匠精神”贯穿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运用先进的建筑BIM技术与俄罗斯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只用了293天就完成了中共六大会址建筑结构加固、加盖屋顶、室内精装修、机电安装等全部修复任务,精准复原了中共六大会址这座180多年历史的古建,比计划提前10天竣工。

2015年6月22日,中建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世威赶赴莫斯科为项目部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莫斯科市文物局局长阿列克谢·叶梅利亚诺夫说:“像这样复杂的修复施工,在2018年甚至2019年完成是符合常规的。感谢你们对工程顺利竣工所做的艰苦努力!”竣工后,该项目获得了莫斯科市政府授予的“优秀修复项目奖”、“文化遗产修复及现代化使用特别奖”,并赢得了20万莫斯科市民参与投票的“最佳印象奖”。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16摄氏度暖棚+逆作法

挑战零下30度冬施




按照建造常规经验,中共六大会址修复至少2年才能完成。2015年9月拿到设计图纸、获得施工许可时,工期只剩下不到1年时间,俄罗斯已经进入冬季,按属地管理要求还需停工5个多月。


▲石膏雕花有很多复杂的曲面,每一处雕花都要经过制作加工、测量定位、现场拼接、接缝等6道复杂的工序

▲会址穹顶正在进行外围装修工作


为了能按照计划时间竣工,中国建筑采取了2项创新措施:一是采取“逆作法”施工,突破常规的自下而上的施工工序,创新上下同时开工——即从顶层顶板开始依次向下施工,同时为地下基础进行注浆,不仅增强了原有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节约工期25天;二是搭设全封闭的绿色暖棚,给建筑“穿”上了“保暖外衣”,用内箱式柴油加热管加热,使暖棚内温度始终保持零上16度,而室外是零下30度,这项“中国创造”的冬施措施在莫斯科又创造了一个“第一”,节省了5个月的工期。




302个定制木楔

再现俄罗斯古典弧形建筑




中共六大会址是俄罗斯古典弧形建筑,饱满圆润的圆形穹顶是这类建筑的突出特征,尤其是圆形穹顶的修复工艺复杂,难度较大。会址的穹顶由20层圆形木结构拼接而成,每一层的木块角度都不一样。

▲穹顶结构BIM模型

为阻止寒风进入建筑内部、并达到饱满圆润的外形效果,项目团队精确测量了每一层木结构的角度,根据测量结果制作模具,再用模具特制了302个木楔子放在每层木结构中间。竣工后的穹顶构件紧密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以中共六大会址修复为基础中俄企校联合发表首篇工程建造成果论文




2020年-2021年是中俄科技创新年,这是中俄企校联合在俄罗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首篇工程建造成果论文——由中建一局和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联合研究成果《BIM技术在欧洲古建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在俄罗斯国际学术期刊《工业和民用建筑》上发表,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副校长普斯多夫加尔、高级研究员阿达姆采维奇,中建集团中共“六大”会址修复项目工程师袁文岑、朱蓉蓉为主要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外文官网

中国驻俄使馆、中共“六大”常设展览馆、莫斯科市文物局、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中建一局代表共同“云发布”,讲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共筑美好未来。



一个

铭记历史传承友谊的平台




修复后的中共六大会址成了中国在海外唯一的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一楼的展览内容分为“中共六大召开前的形势”“中共六大的筹备与召开”“中共六大之后革命运动的发展”三部分。中俄双语的六大政治决议、土地问题决议以及军事报告等文件保存完好。


顺着白色大理石楼梯拾级而上,楼上是会议大厅和代表居住房间的场景还原。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副馆长李守义说,为展现中共六大原貌,尽可能恢复了当初的陈设。


在这里,人们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我为父亲和那一辈革命人感到骄傲,也为今天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缅怀先烈的情怀所感动。”看到父亲的名字出现在展览里,任弼时的女儿任远芳十分感慨。

在这里,人们慰藉乡愁,深思今日中国强大的缘由。“每次参观都令人心潮澎湃,更能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吴昊说。


从开馆之日起,展览馆就成为中俄人民开展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平台,至今已举办演出、展览、联欢、讲座等活动60多场。

编辑制作|中建一局融媒体中央厨房(cscec1j)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品牌管理部 三公司


7天建成!中建一局驰援唐山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示范点


造福270余万赣西人民!24桥3隧3互通!中建一局新余环城路项目建成通车


央视关注!和中建一局一起建证幸福·就地过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